智慧父母
小知识连接 高效率宝典
1、每天保证8小时睡眠。
2、学习时要全神贯注。
3、坚持体育锻炼。
4、鼓励孩子主动学习。
5、保持愉快的心情。
6、注意整理归纳。
方法篇
告别“小拖拉”、“机械虫”
1 “小拖拉”表现形式:
写作业磨磨蹭蹭,不到半夜做不完作业:父母在旁边着急地催促,他却依然如故。
内在原因:
1、没有学习兴趣,硬着头皮应付,能拖就拖;
2、“慢性子”,行动迟缓,紧张不起来;
3、缺乏时间观念,不知道时间对人生的重要意义。
对症下药:
第一种情况,主要需培养和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帮助孩子提高责任心。
第二、三种情况,要在专时专用、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上下工夫。以下方法供家长参考。
1、在平时生活中,联系具体事例,跟孩讨论拖拉的害处。如隔壁小明因为做事磨蹭,导致学习困难的不良后果,使孩子认识到“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财富”的基本道理。在当前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磨磨蹭蹭不讲效率的人就会被淘汰,就会生活艰难。
2、加强专时专用、提高效率方面的指导。首先,家长要帮助孩子明确每次学习的时间、任务和目标要求。每次学习,都要和孩子一起根据三者的要求对结果进行评价,多让孩子体验提高效率、增加玩乐时间的喜悦。其次,帮助孩子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预习——弄清难点;听课 ——领会关键,复习——扫除疑点;作业——全面巩固.小结——形成系统。再者,要指导孩子提高时间的利用率。督促孩子做,作业时集中精力,一鼓作气,决不要东张西望。平时要指导孩子见缝插针,善于利用零碎时间。
3、增加计时性活动练习。帮助孩子克服拖拉的毛病,最切实可行的方法是从生活入手。比如,穿衣、吃饭、收拾书包、洗衣物等。做某件事情,需要多长时间,事先和孩子一起共同设定好,然后督促孩子以最快的速度保质保量地完成,家长与孩子一起评价,调整要求,争取下一次做得更好。对低龄的孩子,进行计时劳动、计时阅读、计时讲故事等小竞赛会有更好的效果。
4、让孩子与效率高的孩子一起学习、游戏,发挥伙伴间的相互影响作用。
“机械虫”表现形式:
学习除了书本还是书本,对知识不求甚解,死记硬背,考试结束就忘得一干二净。
内在原因:
1、缺乏学习动机,学习无目标,得过且过;
2、看不到不同阶段、不同学科的学习特点,学习方法不灵活:
3、缺乏记忆方法的指导与训练。
对症下药:
动机缺乏的学生没有学习动力,被动应付。表现在方法上,必然会死记硬背,毫无计划。家长应在培养孩子学习兴趣方面采取相应措施。
其余两种情况,关键在于帮助孩子掌握科学的记忆方法。以下建议供家长参考。
1、要求孩子树立明确的记忆目标。记忆具有指向性。学习中,要记一个单词、一个概念、一条定理、一个公式、一篇诗文,就要孩子树立“必须记住”的目标,不能有记不记无所谓,记得住记不住没关系的想法。应付的态度不利于记忆。
2.指导孩子注意理解,及时复习。理解了的东西容易记住。除了必须死记的材料,如地名、人名、年代等之外,凡有具体含义的材料都应先理解再记忆。人的遗忘规律是先决后慢,因此,在记忆之后的前几天反复复习,之后滚动复习,能最大限度地减少遗忘。
3、指导孩子科学用脑,合理安排时间。最重要的是指导孩子劳逸结合,不开“夜车”,保证睡眠。不同的功课,可以采取交替学习的方法,使大脑各部分轮流休息。一天中,利用早晨、上午精力充沛时,抓紧学习较难的功课,解决较复杂的问题。
4、增强孩子记忆的自信心。充满自信的人记得快,记得多。因
此,家长必须鼓励孩子,让孩子尝到正确方法带来的甜头,一段时间后,就会形成良性循环。可带孩子去书店买一两本记忆方面的书,让孩子读一读,多学些好的记忆方法,并且鼓励孩子总结出适合他自己的记忆方法。
——衡阳市少儿馆闵巧摘自《家庭教育导读》2006.2第13—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