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父母

教孩子摆脱羞怯心理

  • 发布时间:2021-11-29
  • |
  • 作者:衡阳市少年儿童图书馆
  • |
  • 阅读次数:

教孩子摆脱羞怯心理

    有些青少年,在与人交往时特别害羞,一说话就脸红。人多的时候,心里就更加紧张,不仅是话都说不清楚,甚至连做事也常常出错,感到非常的苦恼。
    羞怯是一种逃避行为的最常见形式,其表现是多种多样的。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有的人在路上碰到熟人因羞愧故意躲避,有的人不敢在大庭广众之下讲话,一讲就会脸红舌硬。
    羞怯心理的形成与儿童时期缺乏父母的抚爱或很少与外界环境接触有关。这类人的性格大多内向,气质属于粘液质型、抑郁质型或两种类型的混合型,神经系统较脆弱,女性多于男性。羞怯心理产生的原因,除了与人的气质特点有关外,主要是环境和教育的作用。例如,有成绩时得不到奖励,而无成绩时受到惩罚的男孩是最羞怯的:如果父母在社交上是积极的,则他们的孩子大多不会羞怯,这就说明了家庭环境的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过分羞怯有碍于工作、学习和人际交往。这是因为有羞怯心理的人过多地约束和拘谨自己,而难与人建立亲密的关系:因沮丧、焦虑和孤独则导致性格上的软弱和冷漠,因羞怯而怯懦、胆小和意志薄弱。羞怯心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交往的增多,可以逐渐减轻。如果到了婚恋年龄还怕见生人,不敢与人接触和交往,这就变成一种病态心理了。
    家长可以鼓励青少年采取如下方法,完全可以克服羞怯心理。

   树立信心。
   在社会交往中不要总是否定自己,拿别人的长处与自己的短处比,让自卑心理左右自己。要明确自己的优势,始终对自己说,我有自己的思想和认识,相信自己一定能行。遇事多采取主动态度,当你勇敢地说出第一句话,勇敢地迈出第一步时,你可能感到羞怯。这时,应想到羞怯并不等于失败,胜利者比失败者往往多的是一份勇气。当你大胆尝试着与人交往时,会感到现实要比想象的简单、容易得多。只要认真了,尽力了,事情就可以办好。

    学会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关键时刻表现自己。
    要训练自己与不同性格、不同气质、不同年龄的人打交道的胆量与能力。遇到聚会、联谊时要善于寻找时机与周围的人攀谈,关键时刻要勇于表现自己。如主持会议、晚会、演讲会等,让那些不了解你甚至小看你的人刮目相看。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大家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没有谁注意你的表情,你就可以尽量大声地说话,上台唱歌表演,你就挑选最熟悉的歌,在中间时间上场,就不会因最先或最后上场造成紧张的心理。

    要克服过分的自我心理,让自己经常处于松弛状态。
    羞怯的人常常过于关心自己的表现会引起他人怎样的反应,说话办事都十分谨慎,唯恐自己的言行不对而被耻笑,因此心情常处于紧张状态。当你与人交往处于羞怯或紧张气氛中时,应尽量用玩笑或幽默来自我解脱。若出现尴尬的场面,不妨自嘲,表现豁然的一面。当你脸红时应尽量忘却它,不要担心别人是否会在意一一其实在别人心目中,你并不如你自己所想的那么窘迫,那么让他们注意,如果你能把注意力集中到你所应当关注的人或事上,你会渐渐忘记自己的不自在。心理学家认为,松弛是克服羞怯心理的关键。

    做有心人,记下你感到不安的事情。
    当你记下自己的害怕与担心时,你会觉得这些害怕和担心不可思议,而且完全没有必要。这是极有效的自我心理治疗方法,并且你可以为此预先做好克服它的准备。比如你演讲时,拿讲稿的手会抖,那你不妨把讲稿夹在写字板上,这样拿在手上就可能不会抖了。再比如去面试,也许你担心交谈当中会缺乏应变能力,那么你不妨在交谈前先猜想对方将怎样提问,把要回答的话想好,甚至自言自语地进行不懈的练习。这样就能临场不惧,应付自如。

    改变你的肢体语言。
    人际交往的身体语言中,最具魅力的是微笑。微笑是友善的表示、自信的象征。微笑可以使你摆脱窘境,可以缩短你与他人之间的感情距离,可以化解朋友间的误会,同时可以减少你羞怯的感觉。养成昴首阔步的习惯,径直迎着对方走过去,讲话时盯着对方,开口时声音宏亮。在与人交谈时,学会适时地保持沉默,以“迫使’对方谈话,从而也让自己有一个酝酿的过程,讲话时尽量用一种从容不迫的语调表达自己的观点。

    与人交往要善于取长补短。
    即使自己说错了,做错了也没有关系,关键在于要善于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提高。在与他人讨论和合作的过程中充分地学习和接受对方正确的意见或更合理的做法,经过多次的锻炼,自然就逐渐适应了,成熟了,说话办事就有力度了。

    一步一步循序渐进。
    了解了专家的一些建议,或听取别人关于交际的成功经验,并不能让你一夜间就能完全克服羞怯心理。事实上你内心深处仍感到害羞。但是,只要你不断和人们沟通,努力去克服羞怯心理,那么你就能拥有自信与大方的笑容。比如接触人可先亲朋好友,后老师同学,再是陌生人,这也叫脱敏疗法,在此期间——定能得到鼓励和支持。
    只要你敢于对羞怯说“不怕”,并敢于在实践中克服它,就会走出羞怯的阴影,成为落落大方的人。

——衡阳市少儿馆闵巧摘自《中华家教》2006.3第39—40页